關閉
社區新聞

海能風電邁向商轉兩周年 兩年發電量達 25 億度電 連續 546 天無損失工時紀錄

2025-11-25

視傳媒記者 蔡小雪/苗栗報導

海能風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(Formosa 2 Wind Power)今日(25)宣布,風場正式迎來商業運轉兩周年的里程碑。自 2023 年 9 月全面投入運營以來,海能風電作為台灣第二階段首座商業運轉之離岸風場,不僅穩定高效輸出潔淨電力,更在運維安全、產學合作與在地共榮方面,推動離岸風電業界標準持續提升,落實對台灣能源轉型的承諾。

 

商轉兩年來,海能風電持續為台灣挹注穩定的潔淨能源,營運至今累積發電量超過 25 億度電,相當於可以供 30.1 萬戶家庭兩年的用電量,並減少碳排放量共約 115.5 萬公噸。海能風場的平均容量利用率為 37.88%,風力強盛季節更可達到 63.3%,表現優於業界平均,展現良好發電效率與穩定營運實績。

 

海能風電高度重視風場的安全與韌性管理,透過嚴格落實國際標準的運維規範,累積最高連續 546 天無損失工時及 305 天無傷害紀錄,展現對工作安全的堅守與落實。

 

面對二十年的在地長期營運,海能風電相信,離岸風電應與自然生態共榮並持續永續發展。海能風電積極深化產學合作。與國立成功大學水工試驗所共同推動「西湖濕地保育行動計畫」,守護珍貴棲地物種,如小燕鷗與東方環頸鴴;同時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合作進行漁業資源調查,透過科學數據掌握 2017 年以來風場周邊的漁業資源與生態變化,為運維決策提供可靠依據,也建立與在地社群的溝通橋梁。

 

海能風電致力於支持在地社群與漁業發展,將永續理念轉化為具體行動。在漁業共榮方面,海能迄今已捐贈超過 450 件符合國際標準的新型專業救生衣予苗栗縣漁會及漁民,強化在地漁民與漁事作業的安全保障。同時,依據漁業資源調查結果,海能風電篩選出 17 種具放流潛力的經濟魚種,完成 2 批次共計 16 萬尾魚苗放流,以實際作為支持漁業資源的復育工作。

 

在教育推廣方面,今年海能風電攜手成功國小、海口國小、照南國小、溪洲國小與頂埔國小 5 所苗栗在地國小,推動風電、海洋教育與食魚文化,已舉辦超過 12 場主題課程及親子活動,影響力觸及超過 500 名師生。海能風電致力成為在地社區可靠的長期夥伴,透過持續的投入與在地社群的互動,共同描繪永續發展的藍圖。

 

海能風電執行長陳美如表示:「商轉兩周年,象徵海能風電在在地化運維能力的深化與成熟。初期我們面臨許多挑戰,但團隊以行動證明,這是一條能通往長期成功的道路。這份經驗已成為海能風電的根基,使我們能更穩健、更有信心地邁向未來二十年的營運旅程。我們將永續能源、地方共榮、漁業共存與生態保育融入每一個決策,讓風電真正成為跨世代延續的力量。」

 

值此商轉兩周年之際,海能風電穩健扮演台灣離岸風電先行者的角色。展望未來,海能將持續精進運維效率與技術創新,並深化與政府、學界、產業及在地社群的合作,共同推動潔淨能源發展,邁向二十年的永續願景。

 

海能風電邁入商轉兩周年,累計發電量達 25 億度電,持續致力於運維安全、產學合作與在地共榮,推動離岸風電業界標準不斷提升。

海能風電執行長陳美如(右一)代表捐贈新型專業救生衣予苗栗縣漁會及漁民,至今已累計超過 450 件,進一步強化在地漁民與漁事作業的安全保障。

海能風電與多所苗栗國小合作,推動風電、海洋教育及食魚文化,透過實際行動落實守護海洋的承諾。

 

關於海能風電(Formosa 2更多資訊請參閱https://formosa2windpower.com/

您可能有興趣